“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专题读书班化学化工学院-变革性分子前沿中心-转化医学研究院联合学习小组召开第1次研讨会
日期:2023-03-10 阅读:692

学习图片1.jpg

3月10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专题读书班化学化工学院-变革性分子前沿中心-转化医学研究院联合学习小组(以下简称“联学小组)开展第一次研讨会,化学化工学院党委书记吴映强,变革性分子前沿中心执行主任、化学化工学院常务副院长周永丰,化学化工学院副院长贺益君、王开学、张书宇在霞光楼412会议室开展研讨,转化医学研究院党委书记张显明,化学化工学院党委副书记阎文璠,副院长姜学松通过书面形式参加研讨。研讨会由联学小组组长吴映强主持。

本次研讨主题为“如何理解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联学小组成员结合“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坚持四个面向,开展有组织科研”等方面内容,围绕主题开展了热烈研讨。

学习图片2.jpg

吴映强通过举例基础科学中心和前沿科学中心两个案例,强调学院在十四五规划期间,重在促进多学科交叉研究,推动相关领域的发展,实现基础研究原创性突破,解决重大工程技术难题。他指出,学院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要多措并举激发教师内生动力,并提出了建议:首先要鼓励大家积极申报承接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其次是组建大的科研团队,柔性的大团队,比如给学科方向相近的年轻老师指定依托、帮带老师。更重要的是,积极搭建国家级研究平台,为青年才俊创造机会,让他们切身体会到学院发展和个人成长息息相关。

周永丰指出,学院近年来基础研究和人才培养方面成果突出,发展迅速,但在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和面向经济主战场方面的科研工作新增亮点不多。他认为,做好有组织科研,要全面提升教学质量和水平,推动学科建设跨越发展,通过优势方向的凝练,积极推动团队建设,切实解决国家和企业的重大需求,尤其是卡脖子问题,并精准打造具有名片效应的科研成果。

贺益君认为,在高校开展有组织科研,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完善适配有组织科研的组织管理结构,多渠道发现、多梯次培养战略科学家,能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提出真正有价值的关键科学和技术问题,最大程度地整合集聚精锐力量,实现重大原始创新突破,攻克“卡脖子”问题。他提出了两点思考:一是厘清有组织科研和自由探索科研的相互关系;二是重构科研成果评价体系与制度。

王开学表示,高校老师是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理论的重要践行者,教育是基础、人才是主体、科技是动力,三者相辅相成,共同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作为高校教师,要培养具有批判性思维、求实创新意识、知识整合能力、沟通协作能力的复合交叉型人才,同时瞄准国际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开展创新性研究,加快成果转化,推动形成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的高地,为强国梦贡献力量。

张书宇提到,党的二十大报告把教育、科技、人才工作单独成章、一体部署,体现了党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规律性认识达到新高度。他认为可以从四个方面加强理解:一是要深刻认识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的整体联系;二是把握教育、科技、人才循环互促的内在逻辑;三是高校发挥好“三个第一”结合点作用;四是回答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

张显明书面发言中讲到,“有组织科研”不仅仅是口号,更是对当今科技创新传统范式的改革,也不仅仅是提出问题,而是要落实在行动上。在生命健康科学领域,以个体/课题组为基本单元的研究组织模式特别明显,其有自身发展历史的必然性,也越来越面临瓶颈。在这方面,学校已经开展了一个时期的交叉学科研究探索,但还是以有限度的合作为主,而不是集团化的攻关。他认为学校有最好的条件和平台,以大设施为依托构建研究能力合作网络,以大科学计划为依托构建研究协作网络,“两网融合”共同携手推进大健康事业。

阎文璠书面发言中表示,党的二十大关于教育、科技、人才的部署为高校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和重要机遇。我们要以时不我待的使命感、紧迫感和进取精神,在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以及人才评价、激励,攻关项目组织、重要基地培育等高校建设的各个方面,深挖不足和发展空间,从机制体制上进行完善或创新,提出建设路径并抓紧落实,以实干精神和实际行动为党的二十大绘就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做出积极贡献。

姜学松书面发言中指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教育和人才是根本。学院要强化教学科研队伍,通过相应政策和机制积极引导科研人才队伍以“四个面向”为目标,重点关注一批挑战性的科学问题和亟待攻关的技术问题。设立相应差异化的评价机制,通过制度把科研人才队伍的积极性和专业性充分调动起来。

本次研讨会主题鲜明,针对性强,学员们紧密结合实际,深度剖析问题,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路径和方法,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


地址:上海市东川路800号 200240
电话:021-54742893
E-mail:sjtuscce@sjtu.edu.cn

官方微信平台

Copyright 2020 沪交ICP备2010917 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