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院研究生实践团附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开展暑期实践
日期:2015-07-22 阅读:914

 

   2015年7月10日至7月17日,由上海交通大学就业中心主任侯士兵带队,就业中心与化学化工学院牵头组织,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材料学院、物理系等四个院系二十多位研究生组成社会实践团赴四川绵阳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进行了为期一周的暑期科技实践活动,团队成员中博士生占到了近50%。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是以发展国防尖端科学技术为主的综合性科研生产机构,为国务院直属单位,科研基地主体坐落在四川绵阳涪江之畔,是一座建筑规模宏大、设施齐全、文明美丽的现代化科学城。为加深交大师生对国家重点单位的认识、增强自身的专业认同感和使命感,引导优秀的交大毕业生投身国防建设、拓展产学研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在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就业中心支持下,在交大化学化工学院学工办的精心组织下,为期一周的实践活动顺利开展,同学们纷纷表示“受益颇深、不虚此行”。

 

\"\"


 铸国防基石,做民族脊梁
    7月10日晚,实践团由上海出发,经过漫长的旅途于12日中午抵达绵阳。13日上午 ,通过简短的宣传片《脊梁》,大家了解到了什么是“两弹一星”精神: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攀登。并了解到了中物院的核心价值观“铸国防基石,做民族脊梁”。深切感受到了建设中国特色核武器科学事业的重要性。紧接着,中物院人教部李科处长致辞欢迎并就近两年的招聘情况作了简单介绍。随后,中物院科技委副主任汪小琳教授给大家作了核武器科学技术与工程的报告,使同学们深入了解了当前我国核武器事业所取得的成就以及未来将面临的挑战。报告结束后,同学们纷纷踊跃发言并进行提问,汪教授对每一位同学的问题均耐心的给予了全面并精确的回答。

 

\"\"

 

\"\"

 

   下午,研究生实践团参观了科学技术馆,领略了中物院的院士风采,对老一辈科学工作着为国家核事业奉献终生的精神感到深深的敬佩。随后,研究生实践团参观了激光原型等科学装置,同学们均为之赞叹。“5层楼高,足球场般大的强激光系统,最后全部汇总到几十微米数量级的面积上,这真是令人难以置信。”
   14日上午,国家第一批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者崔旭东教授给大家作了主题为“青春之约”的报告。崔教授针对“科研是什么?为什么要做科研?怎么做科研?科研能给我带来什么?”等令同学们感到困惑的问题作了全面的分析及解答。崔教授报告中提到的“学会选择,感谢,分享,谦卑,努力拼搏,赴好自己的青春之约”等话语使同学们感到受益匪浅。紧接着,人教处吴老师对中物院的昨天、今天、明天以及战略科技布局向同学们作了简要介绍。“昔日的辉煌属于前辈,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选择适合自己的道路,创造精彩的人生。”

 

\"\"


     14日下午至17日,根据不同专业,同学们来到不同的研究所进行就业实践及学术交流,通过与各领域专家及技术人员的面对面交流及实验室仪器设备的参观,切身感受了科研的奥秘,激励了同学们投身于国防事业的奋斗决心。
    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生实践团此行,通过中物院相关负责人的联系和引荐,参观了多个研究所和研究科室,年轻学子与中物院的业界前辈充分分享、交流了科研领域的所思所得,这是交大与中物院交流合作的再次尝试,也将打开交大人为中物院、为国防事业奉献的新篇章。

 

思源致远,不辜负青春期许
   “如果所有土地都连在一起,走上一生只为拥抱你”,这首充满情歌味道的歌词,似乎是在中物院工作的交大人最真实的写照。交大的中物院人与中物院的故事,与这首歌一样为拥抱最真实的梦。交通大学历史上培养了陈能宽、王方定、何祚庥等一大批卓越校友,就是在中物院为国家奉献了青春和人生。在中物院实践期间,同学们还走访了目前在中物院工作的年轻交大人。
   在中物院某所工作了2年的小雷是交大毕业的博士,“在进入中物院之前,我以为我的职业发展就是在上海随便找一个工作算了”。但因为自己所学的专业方向是核物理的研究,而在这个方向,中物院恰巧是非常具有优势的科学研究单位,2013年毕业之后,小雷放弃了上海市的就业机会,毅然来到了中物院。“是中物院给我打开了更加广阔的舞台,这是一个做科研非常严谨并且拥有非常优越的科研条件的地方。” 小雷在接受同门师弟的提问时说道,“也许上海的确有更加丰富多彩的城市生活和他的机会,但是这边却给了我更加丰满的科研世界,站在中物院的平台上,我不知道自己能够发挥这么大的潜力。”在谈及未来的职业发展道路时,小雷说“我希望能够站在中物院的肩膀上,在看到更大的世界的同时,能够回馈更多给我们的国家”。
   中物院的核心文化精神“铸国防基石,做民族脊梁”成为支撑中物 院人为之奋斗终生的精神支柱。从1958年承载着国家重大使命起,就有无数的科学家、工程师为之奉献终生,随着新世纪的到来,中物院人在传承文化内核的同时,也感染了一大批的学子,小于也是其中的一员。小于从2011年硕士毕业之后就到了中物院某所工作,现在已经是项目负责人。从最开始通过导师的引荐来到中物院,他同时还把自己的女朋友也“带到了”中物院。伴随着职业上的神圣感和荣誉感的同时还有工作科研上的压力。“刚来中物院的时候并没有承担什么项目”,但是随着工作的进一步展开和自身学习能力的被认可,小于很快就成为了一个工程项目的负责人。“从一开始的一周一汇报,到慢慢的半月报,到现在项目终于走向了稳定,一个月一报”,每一次的进步背后都是万分的艰辛,而这些艰辛的背后则是坚韧不拔的品质。“其实做科研这件事情,最后说出来不过是一个结果”。但其实就如同芭蕾舞演员精湛的舞蹈艺术背后是伤横累累的训练过程一样,每一件事情都不容易,“但还好学校教会我的承担责任和坚韧不拔让我始终减持了下来”。
   在光鲜的“国家计划单列”的光环之下,每一个中物院人都显得格外地朴素踏实,无论是实践过程中每个研究所为实践团进行讲解的学长,还是在台上演讲作报告的“国家千人计划”回来的教授、老师,他们身上有一种磨砺之后的品质让所有的走访同学都感到一种无以伦比的力量。最伟大的事业里是如水一般的人生,他们用“至善之功、至谦之德、至大之量、至柔至刚”铸造属于他们的人生。

 

\"\"


 

撰稿:高转

地址:上海市东川路800号 200240
电话:021-54742893
E-mail:sjtuscce@sjtu.edu.cn

官方微信平台

Copyright 2020 沪交ICP备2010917 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