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子风采】何睿:风雨之后见彩虹
日期:2014-04-11 阅读:1555

    花不会因为被雨水冲刷而停止开放,而他不会因为未来的梦想渺茫而停止追求。长大了,要做主自己的青春;长大了,要用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踏出无悔的足迹——这将是一本绚烂的青春纪念册。他就是化学化工学院大四的何睿。


\"\"


山重水复,柳暗花明

        来到交大的第一年,他还并不能很快的适应这里的一切。努力学习,努力生活;参加学生会,参加社团……像所有大一新生那样,忙碌而又平凡。每天都是很疲惫的感觉,可是为何内心仍然如此空虚?偶尔空闲下来,他会仔细想想自己到底做了些什么,收获了什么。但是却觉得一无所获,好像只不过是完成了大家都能完成的任务,学了大家都学的东西。每天期待着睡觉,期待着眼睛一闭一睁,新的一天会有所不同。可是日子总是这么山重水复,不咸不淡地过着。
    这时他停了下来,开始思考:这是不是所期望的大学生活?这是不是所能做到的最好的自己?这种乏味平庸生活节奏会给自己带来什么?他不想再过这种白开水一般平白无奇的日子了,他想做出改变,寻找生活的柳暗花明。我的青春我做主!不应在如此宝贵的青春时光里如此被动的生活,而应该在生活中发现乐趣,去做自己真正想要做的有意义的事情。于是,他在思索中改变,在改变中完善,在完善中成长。像是鱼儿终于找到了合适的水源,像是毛毛虫终于破茧而出,渐渐地,他感觉到生活的节奏越来越顺畅,办事的效率也越来越高。活动虽然是逐渐加多,但是在忙碌中感到了充实。他的收获也不少——除了作为化学化工学院本科生党支部书记,带领团队荣获“示范党支部”、“标兵党支部”等多项校级荣誉这样的有形的收获外,更多的是无形的收获——变得更加成熟稳重,也有了主宰自己青春的能力。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时间的车轮依然在转,告别了大一,迈进了大二的门槛。这是他人生的又一个转折点。当时正是转院季,看到很多人转院,他也人云亦云报了名。但是学习了一年,也收获了很多东西。到底去还是留?他在十字路口溯洄从之,犹豫不决。
    一个人学得出色不出色,以后会成为什么样子,都取决于个人的努力程度,而不是单单看专业。权衡利弊得失后,他决定留下来。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现在的他感谢当初做出了如此理智的选择。他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在这个不算大但是很温暖的化院大家庭里面。作为班长,他带领班集体获得“标兵班级”的称号,并组织了很多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提升班级凝聚力;作为党支部书记,他组织了敬老院服务队,定期服务老人,全权负责“红色书屋”等活动……青春如同大江东去,一去不复返;但这些美好的过往却定格在飘零的黄叶里,随秋风与大地相拥。他更加珍惜这里,更加不后悔自己的选择。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除了学习和生活,他还爱上了在实验室里自己摸索学习捣鼓小研究,虽不能算是硕果累累,但也称得上收获颇丰。他以“喷雾干燥法制备石墨烯复合材料及其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为题申报的上海市大学生创新实践项目,最终获得优秀奖;还有,以“氢键活化的钯催化的烯丙基醇/醚的烷基化反应”为题申报的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提前4个月完成项目。他独立进行的“胺转换”反应的研究,已经筛选出反应最优条件,下一步将进行底物扩展。化学已经渐渐成为他生命中热爱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些成果代表的不仅仅是荣誉,更是他为所热爱的事业所洒下的热情和汗水最终结成的硕果。对此,他感到骄傲而幸福。
    “拜耳-名材班”是他参加的一个精英培训班项目。项目成员自主管理,自主组织各种活动是主旋律;每周都有同学进行PPT的展示,在成员们进行多方面文化和知识交流的同时,也锻炼了他的演讲沟通能力;课余时间读书,然后一起交流心得体会,可谓是碰撞出很多新思维的火花;邀请校内外的许多名师、成功人士来做讲座,成为了一种精神和文化的传承,也拓展了知识的领域;暑期前往宁夏固原支教,不仅拓宽了视野,也坚定了大家珍惜生活、勇于担当的信念;还有与交大留学生的联谊等活动,在多元文化交融之中也培养了友谊……这些活动不仅给他带来了欢乐和能力的提升,也使他受到了一种人文的培养,情怀的熏陶,结交了很多志同道合的好友。


    有时候忙得真是喘不过气,他会安慰自己,挺一挺,就这么过去了。仔细想想真的是这么回事,当自己累了倦了疲惫了的时候,就是量的积累要转变为质的飞跃的时候,就是自己要进步的时候。这些年走过的磨练,让他明白,困难的时候,挺一挺,就过去了。而过去的一切,都将会成为那一本绚烂的——青春纪念册。

 

地址:上海市东川路800号 200240
电话:021-54742893
E-mail:sjtuscce@sjtu.edu.cn

官方微信平台

Copyright 2020 沪交ICP备2010917 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