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ulty

Zifeng MAChair Professor

Tel: 021-54742894 
Email: zfma@sjtu.edu.cn 
Address: 上海市闵行区东川路800号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Educational Background

1981年9月-1985年8月,浙江大学化学工程系,石油化工专业,本科

1985年9月-1988年6月,浙江大学化学工程系,化学工程专业,硕士

1992年3月-1995年9月,华南理工大学化工系,工业催化专业,博士

Work Experience

1988年7月-1998年9月,华南理工大学化工系助教(1988)、讲师(1990)、副教授(1996)

1998年10月-1999年3月,上海交通大学燃料电池研究所 副所长

1999年3月-2011年6月,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化工系 系主任

1999年12月-2010年3月,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化工系 教授

2005年6月-至今,上海交通大学能源研究院 副院长

2010年3月-2019年6月 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特聘教授

2014年11月-至今,上海电化学能源器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2019年7月-至今, 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讲席教授

2022年3月-至今, 上海交通大学绍兴新能源与分子工程研究院院长

Research Interests

1、钠离子电池材料制备过程与放大 

2、动力与储能系统集成与电池管理系统

3、甲醇重整制氢及其燃料电池系统集成

4、新型电化学能源材料与器件创制

Research Project

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完成国家863计划重点项目“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膜电极关键材料技术”(2002AA323040);2次担任国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主持完成“电动汽车用低成本、高密度蓄电(氢)体系基础科学问题研究”(2007CB209700)和“基于超级电容器的大容量储能体系及应用”(2014CB209700)项目。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石墨烯基电化学储能系统电极设计及其制造过程工程基础研究”(21336003)项目,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项,上海市和企业合作项目20多项。正在主持的科研项目有:

[1] 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项目:高比能长寿命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制备及电极/电解质界面结构特性研究,21938005

[2] 上海市科技创新行动计划:钠离子电池储能系统关键技术及装置研发应用,19DZ1205500

Publications

1996年10月-1998年2月,中国科技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中国燃料电池公共汽车可行性研究”项目中方专家。1997年5-6月作为中方代表团成员出访美国、加拿大和德国

2000年9月至2001年8月,美国能源部Brookhaven National Laboratory访问科学家

2004年1-3月,德国波恩大学物理化学研究所DAAD高级访问学者

2010年11月-2011年4月,香港科技大学化工系 访问教授


Teaching

主讲,《过程工程导论》(本科生)

Software Copyright Reqistration and Patent

[1] 美国发明专利,Vanadium sodium phosphate positive electrode material , sodium ion battery ,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for , and use thereof,US 2021/0167387 A1; PCT/CN2019/099660; 

[2] 美国发明专利Electrolyte, Additive Thereof, Secondary Cell, And Application ThereofUS 2021/0399341 A1, PCT/CN2019/113924; 17/286,821

[3] 美国发明专利 Boron-Containing Plastic Crystal Polymer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for and Application thereof,US 2022/0052377 A1PCT/CN2019/112993

[4] 世界发明专利,Active Electrode Material Composition, Electrode And Lithium-Ion Secondary Battery,WO2013163862A1

[5] 中国发明专利,电极活性材料组成物、电极和锂离子二次电池,ZL 201210134742.4

[6] 中国发明专利,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磷酸铁锂的制备方法,ZL200410018476.4

[7] 中国发明专利,一种聚吡硌包覆磷酸铁锂的制备方法ZL 200910045764.1

[8] 中国发明专利,一种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ZL201310120408.8

[9] 中国发明专利,一种钠离子电池电极及其制备方法,ZL201410098276.8

[10] 中国发明专利,普鲁士蓝/还原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ZL201510121321.1

[11] 中国发明专利,一种普鲁士蓝类材料的制备方法,ZL201710661629.4

[12] 中国发明专利,一种碳包覆磷酸钒钠复合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ZL201910203315.9

[13] 中国发明专利,一种单晶钠离子电池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ZL201910099081.8

[14] 中国发明专利,钠离子电解液、二次电池及制备方法和应用,ZL201910594885.5

[15] 中国发明专利,氟磷酸钒钠包覆正极材料、钠离子电池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ZL201910621286.8

Part-time Academic Job

中国化工学会 理事

中国化工学会储能工程专业委员会 主任委员

中国电工技术学会超级电容器与储能技术专业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2016-)

美国电化学会(ECS)中国区主席(2012-2016)

中国化学会电化学专业委员会 委员

中国能源研究会燃料电池专业委员会 委员

《Carbon Neutrality》、《储能科学与技术》和《过程工程学报》副主编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Green Chemical Engineering》和《电化学》等期刊编委



Honors and Awards

个人荣誉

2003年,上海市曙光学者

2004年,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

2007年,国家973计划 首席科学家 (电动汽车方向)

2009年,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

2013年,国家973计划 首席科学家 (储能方向)

2017年,中国化工学会侯德榜化工科技创新奖

2018年,上海领军人才,国务院特殊津贴

2019年,中国化工学会会士

科技奖励

2016年,磷酸铁锂电池储能系统关键技术及产业化,中国石油与化学工业联合会技术发明二等奖(第一完成人)

2017年,安全型长寿命动力锂电池制造及其应用关键技术,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第一完成人)

2018年,磷酸铁锂动力电池制造及其应用过程关键技术,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第一完成人)

2020年,甲醇重整制氢及其燃料电池系统关键技术,中国石油与化学工业联合会技术发明一等奖(第一完成人)

2021年,动力锂电池的状态预测管理及其系统优化控制与制造技术,中国轻工联合会技术发明二等奖(第一完成人)

Address:800 Dongchuan RD. Minhang District, Shanghai, China
PostCode:200240 Tel:021-54742893 E-mail:sjtuscce@sjtu.edu.cn

Wechat

Copyright@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SCCE ICP:2010917